赣州市卫府里市场商贩爱用杆秤 “宰客”没商量
杆秤作为一种度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市场交易,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由于杆秤存在诸多弊端,为此,前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出台规定禁止使用杆秤,要求改用公斤秤。然而,近日记者走访赣州市卫府里农贸市场发现,大多商贩仍然还在使用杆秤。
现状 定点摊位有人用杆秤
3月10日上午,在赣州市卫府里市场,记者看到,市场外围四周及市场内的过道处,到处是卖菜、卖鸡鸭鱼肉等流动商贩,他们大多使用杆秤,相反,提倡使用的电子秤却难觅踪影。在市场西边卖菜的一名中年妇女告诉记者,杆秤早几年就要求停止使用了,但是她这样的小菜农,每天靠挑着菜担子卖菜,又没有固定摊位,使用杆秤携带比较方便,更主要的原因是电子秤价格太贵,像她这样做小本生意的菜农购买电子秤不合算。
进入市场,记者发现定点摊位的商贩一般使用的是电子秤或台式公斤秤,然而也有个别商贩仍在使用杆秤。在市场家禽区摊位前,记者看到一名女商贩有公斤秤不用,给消费者交易时则使用杆秤。在水产区摊位前,记者也看到同样现象。
弊端 杆秤缺斤少两不足奇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小商贩明目张胆使用禁止使用的杆秤,一方面除了降低成本外,更主要是容易在杆秤上动手脚。为了验证商贩使用杆秤是否缺斤少两,记者在该市场西门一流动商贩处购买了1.2公斤草鱼。称重时,中年女商贩特意将杆秤摆在记者面前,示意1.2公斤杆子还是翘得高高的,表示她没短斤两还让重给记者。然而记者把刚购得的草鱼放到市场公平秤复称,却显示还不足1.1公斤。记者立即返回去质问,这名女商贩包括其身边的多名商贩还理直气壮地说:“何必这么计较,少两把子重有什么奇怪的。”
另据知情人透露,少数流动商贩还备有两个秤砣,一个是为了应付工商人员的检查,另一个是用来“短斤少两”的。所以,购买流动商贩摊点的物品,流动商贩大多会在秤上动手脚,因为没有透明度,大都重量不足,相对而言,在电子秤上动手脚,难度就大得多。
应对 加大力度规范违规行为
对于市场使用杆秤问题,记者采访了章贡区工商局解放分局有关负责人。她说,杆秤已经禁止使用很长时间了,但目前市场上流动商贩仍有使用,作为职能部门,他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曾没收过不少杆秤,但要想彻底杜绝比较困难。至于市场内有个别定点摊位仍在使用杆秤的行为,她表示,市场内定点摊位是不允许使用杆秤的,为此她们将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违规行为。同时,她提醒广大市民,在卫府里市场南门处放有公平秤,市民要学会主动使用,如遇到缺斤少两行为,可向在市场执法的工商人员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