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部分商家电子秤上玩猫腻 昂贵海鲜常被“瘦身”

今年春节、元旦靠得近,进了新年,很多市民就忙着订年夜饭、置办年货了。令人遗憾的是有部分商家借此机会,在电子秤上玩起猫腻,利用短斤少两狠赚一笔。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专项监督检查组走访了扬州部分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发现少数商家对昂贵海鲜玩起了“瘦身游戏”。

800克象拔蚌瞬间“瘦”55克

在泰州路上一家名为“品尚豆捞”的店里,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各点了一只象拔蚌和多宝鱼,售价分别为288元/斤和88元/斤,服务员明确告知象拔蚌重800克,多宝鱼重700克。可是当检查组拿出“公平秤”再称时,两只昂贵的海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象拔蚌少了55克,多宝鱼少了22克。该店负责人表示,海鲜首次称重可能含水,不能保证每次称重都是一个重量。而如果消费者不知情,也就为象拔蚌里的水多支付31元。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单价超过100元/千克的商品,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称出来的重量与商品的实际重量值之差不得超过3克。

随后,检查组发现该店所有的电子秤都未依法经过质监部门的检定,商家负责人立刻表示,会尽快将电子秤送专业检测点检测。

酒店菜单里暗藏“玄机”

“极品羊羔16元/份、鲍鱼198元/份……”很多消费者在遇到这样的菜单时,觉得没有问题,非常合理。可是检查组工作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暗藏的“玄机”:“这样的菜单不符合标准,按份上的菜点,一定要标注计量单位。”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没注明,就没依据判断菜量足不足。

质监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年底请客吃昂贵海鲜,千万要记得看秤、看菜单,称重的时候,也要检查海鲜是否经过沥水,是否和塑料袋、绑绳一起称。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50009802002756号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