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查获35台“黑心秤”
2010年12月22日上午10时,金城江工商分局金城江农贸市场工商所经过周密部署,对金城江农贸市场肉类、鱼类、水果等摊位使用的电子秤、盘秤、杆秤等衡器进行突击检查,查缴各类“失准”衡器35台(杆),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市民声讨“黑心秤”
近期,不断有市民通过向工商12315投诉、致电媒体、网上发帖等形式,反映金城江农贸市场部分经营户使用的衡器不准,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退休干部马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农贸市场买了1斤牛肉,回家复秤发现只有8两多,他立即返回市场找摊主交涉,摊主补足了分量,但不让他声张。马先生希望媒体能够与执法部门联合曝光这些“无良”商户,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诚信、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
同时,有网友通过网络发帖的形式,披露了农贸市场水果经营户将水果价格标得很低来吸引顾客,然后故意在秤上“做手脚”坑害消费者,并称“黑心秤”在农贸市场水果摊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暗访锁定“黑心户”
据工商执法部门透露,近期多次接到顾客对农贸市场经营户衡器不准的举报。农贸市场工商所陈所长说,为了严厉打击无良商贩故意在衡器上做手脚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暗访和艰难的取证工作,收集到了个别商户在衡器上“做手脚”的证据,锁定了一部分无良商户使用“黑心秤”的事实。
12月22日,“收网”行动从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肉类摊位开始。为了不给“黑心户”逃避检查或在检查时调整衡器的机会,执法人员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兵分三路直扑“问题”摊位,并用2000克重的砝码测试衡器的准确性,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查出“问题秤”12台。随后,执法人员又在水产品摊位、水果摊位收缴“问题秤”23台(杆)。
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有2台盘秤已经锈迹斑斑,失去了衡器应有的灵活性,其中一台盘秤的托架竟然被2000克重的“砝码”压弯。
人员不足执法难
记者在跟随采访过程中发现,虽然执法人员进行了周密部署,但一些商贩在执法人员未查获前,已经眼疾手快地迅速“调整”衡器。
在肉类摊位执法时,有一位摊主因来不及将衡器“调准”,只能将“黑心秤”藏匿到柜台底下。这时,一名市民拿起一块肉要求过秤,摊主连忙到周边摊位找秤称肉。这一异常举动没有逃过执法人员的“法眼”,随即在该摊主经营的摊位下搜出一把“问题秤”。经测试,该秤误差达50克。有的肉摊业主还串通起来,在执法人员检查过一摊位的衡器合格后,周边没有检测的摊主便将已经检测过的秤放到自己的摊位上,将“问题秤”转移到检测过的摊位,与执法人员玩起了“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但最终也被执法人员识破。在水果摊位,一些摊位在没有被检查时,摊主纷纷自己调整衡器,有的被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有的则侥幸“蒙混过关”。
据执法人员介绍,因现场执法人员少,检查时所控制的区域有限,检查前面的衡器时,后面有问题的衡器业主都会很隐秘地迅速调准衡器,所以,部分“问题秤”在检查前已经“摇身变成公平秤”。
工商人员表示,对这次专项检查行动中所查出的农贸市场部分衡器“失准”问题,工商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还提醒消费者,进入农贸市场购物时,一定要留心衡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购物后尽量到公平秤进行复秤,发现问题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