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质监局有效解决农资产品质量和计量纠纷
近日,湖北黄梅县质监局受理了一起种子计量投诉,经检定后发现,该计量器具已经被经销商做了手脚。在铁的事实面前,该经销商主动承认了错误,赔偿了消费者的损失,并主动接受质监部门的处理。
据黄梅县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份以来,针对农资产品质量和计量的投诉已达到6例,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的增多,预计随着春耕的全面启动,农资产品质量和计量纠纷还将迎来高峰。
每年的2月至4月,黄梅县农资市场将迎来生产和销售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全县农资企业加大马力生产,农民对农资产品的需求量巨增。黄梅县现有农资生产和经销企业300多家,农资产品供应充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生产和经销企业铤而走险,在产品质量和计量上做文章坑害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产品质量和计量隐患随之加大。为了确保农民的利益,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黄梅县质监局从即日起启动了打假保春耕活动,质量监督和执法人员开始深入企业。打假保春耕活动启动当天,黄梅县华农生物等3家肥企先行接受了检查,所有农资产品经销单位也接通知开门迎检。
作为春耕前的专项检查,黄梅县质监局此次确定了“入百村、进百店、抽百样”的具体目标,执法人员确定了化肥、农药、农机三个重点,并将重点生产企业、大型经销单位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检查和宣传重点区域,抽调精兵强将,对纳入检查的重点单位进行逐一细致的检查,主要看经营业户的农资商品经营许可证、化肥质量合格证及有关证号批号,重点对经营者是否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经营变质失效化肥,是否涂改产品生产经营名称、产地、有效期限等行为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利用下乡等时机走村串户,积极与当地农民群众联系,听取他们对农资检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农资产品的质量和计量纠纷。对农资市场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使用未经检定、经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以及利用计量器具作弊坑害农民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