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内检测技术开发成功
11月6日,由管道公司与沈阳工业大学共同承担的中国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长输管道漏磁内检测设备系统的研制项目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中国石化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以及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一致认为,直径720毫米管道内检测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中国石化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的空白。
长输管道内检测系统的研究,国外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相对趋于成熟,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管道检测手段,特别是漏磁管道检测装置已成为管道缺陷检测中的一种典型机种。2006年以前,股份公司在此项技术上尚属空白,但石化管道的生产运营管理已迫切需要管道检测装置来对管道进行内检测。集团公司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攻关开发形成自己的管道内检测技术及装置。为此,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了多次管道检测技术交流和调研,在与国内外技术公司广泛交流的基础上,选定了管道公司和沈阳工业大学为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长输管道内检测技术与装置,并于2006年12月20日在徐州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经过管道公司和沈阳工业大学的共同努力,第一台直径720毫米长输管道内检测器研制完成,经反复试验改进,于2007年9月份达到现场工业试验条件。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鲁宁管道邹城至贾汪段进行了机械清管器清管、变径检测器检测、漏磁检测器检测、开挖验证等现场工业试验,内检测器的缺陷识别、定位精度等重要指标都达到了项目合同规定的指标要求。项目组还根据研究结果的创新内容,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七项发明专利。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必将推动不同口径系列管道内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确保管道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