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C扩大“受激夸克”寻找范围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9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继欧核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施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束流对撞后,LHC正准备发表它在夸克实验领域取得的首个成果,其涉及一种难以捉摸的“受激态”夸克,将寻找它的范围扩展到1260GeV(GeV为十亿电子伏特)能级。LHC欲以此彰显其拥有超越老对手的实力。  夸克目前被认为是物质最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两个夸克在一起就构成介子;三个夸克则构成重子。就眼下科学能达到的层面来讲,夸克是不可分的。但如果能够发现一个受激状态的夸克,则证明“最基本”这一点有误。据《新科学家》的文章解释,这是因为受激态只会在更小范围内的粒子“捆绑”在一起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才会出现。  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劲敌??美国费米实验室在寻找“受激夸克”的竞争中先声夺人,它已经在870GeV的能级上排除了“受激夸克”存在的可能性;而在数年之前,其王牌实验设备Tevatron(一万亿电子伏加速器)发现,在质子和反质子对撞的过程中,在能量最低时,产生的碎片溅射数量和标准模型预言的完全一致,但高能溅射数量却大得出乎意料。如果夸克是由更小的成分构成的话,这个现象就可以解释了。  此次大型强子对撞机的重要探测元件??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将寻找“受激夸克”的范围扩大了超过40%,达到了1260 GeV能级范围。不过,由于能级过高,ATLAS实验装置至少需要4个月的时间来处理数据,但这仍比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要快很多。当时,Tevatron可足足花了4年时间。  ATLAS实验装置研究员汤姆?勒孔特表示,工组人员显然也像“受激”了一样,都为机器能达到了这个能级而兴奋。  不过,费米实验室对LHC的这一成果不以为然。其一名发言人表示,在寻找各种粒子,其中也包括万众渴求的希格斯玻色子的道路上,费米的Tevatron始终处于领跑位置。Tevatron会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筛选,“而这就是Tevatron虚长几岁的优势”。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50009802002756号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