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计量“俗语”与“典故”!讲给孩子听听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离娄之用,公输子之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常指标准、计量、法则的重要。

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尺、丈均为长度单位名称。十尺为一丈。道指“正气”,魔指“邪气”。佛家告诫修行人,修成一点道行要面对外界更大的邪恶。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3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毫、厘、里均为长度单位名称。此语出自《礼记》“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比喻一点偏差或差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如从地球对月球发射火箭,角度若差0.1度,则0.6m上差之毫,6m处差之厘,至月球则差之650km,真乃千里之外。

五十步笑百步

4 五十步笑百步

步为长度单位名称。周代步为六尺。《会典》记载步为五尺。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说有两个打了败仗的士兵,退了五十步远的讥笑退了一百步远的,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5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尺为长度单位名称。尺,在古时各代从(19.9~32.0)cm不等。现以三尺为一米。百尺指很长、很高。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应继续努力,不断前进,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里为长度单位名称,常用于路程距离。现五百米为一里。说的是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7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国语》记载,“墨丈寻常”都是古长度单位名称,五尺为之墨;十尺为之丈;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可见墨丈寻常均乃普通长度。故所喻为普通、一般。

8 “丈夫”的来历

“丈夫”一词产生于周代,原意并非指已婚男子,而是指所有成年男人。

《说文解字》载,周制八寸为尺(咫),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可见这里的丈,也是计量单位名称。这就是说,男子的身高在丈把左右即称谓“丈夫”。而当时的一尺约为20厘米,成年男子身高约(1.6~1.8)m。如今,“丈夫”一词则演变为对已婚男子的称谓。

9 寸金有多重

人们常用“寸金难买寸光阴”形容时间的宝贵。那么,寸金有多重呢?据《汉书·律历志》记,“黄金方寸重一斤”。以后汉计,当时一斤约240g,汉寸约2.375cm,方才约13.4cm3,若按黄金密度为19.3g/cm3计。方寸金约重258g。由此看出,汉代金的纯度已很高,方寸金也就约250g。

10 一两等于四十尺

现在听起来两和尺怎么能相比呢?其实,这里的两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长度计量单位。据《孔从子》记载,“五尺谓之墨,倍墨谓之丈,倍丈谓之端,倍端谓之两。”由此可知两为四十尺。可见两是把两端合起来的意思。两在长度系统上未保存下来沿用,而作为质量的两却保存沿用至今。

11 疋与匹有何差异

在现代汉语中,疋与匹都写作匹,作为量词使用。但在中国古代疋和匹是两个不等的长度单位名称。据《孔从子》记载,“倍两谓之疋”,可见疋等于八十尺。据《淮南子》记载“四丈为匹”,可见一匹为四十尺,与“两”的长度相当。也就是说一疋等于二匹。

12 权力是由权衡引申出来的

计量的传统中,权是指砝码,衡是指衡杆,权衡即天平砝码。合起来是古老而普通的计量器具。但在古代,权衡只有封建王府中才有,也就是有权有势。有权有钱者才能掌握“权衡”,并由此引申出有“权力”者才能掌控“权衡”,权衡象征着“权力”。

(转自计量资讯速递)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50009802002756号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