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计量质检院抢抓机遇 主动作为 争先发展

      作为全国质检系统第一个将计量机构和质检机构合二为一的省级技术机构,重庆市计量质检院近日再出新举措,引起业界高度关注。继2011年改革整合江津、合川、永川3个区域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后,该院又将万州、黔江、涪陵3个区域计量质量检测中心“收编”入院,相应成立了第四、第五、第六分院3个机构。

      此举意味着重庆检验检测机构由“千枝散叶、百花齐放”变成了“一株独秀、独掌乾坤”的新局面,彻底实现技术机构垂直管理、一体化抱团式发展,也意味着该院加快打造标准、认证、计量、质量“四位一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提前介入 大胆谋变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对10个重点部门、23个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6个方面共19项推进整合任务。质检总局要求,全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要按照“建立政府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和社会经营性检验检测机构两支队伍”的思路进行整合。

      “我们早在2005年就着手调研分析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大胆谋划、顺势作为、顺势有为,整个系统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不仅为重庆检测认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还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挂牌仪式上,重庆市质监局副局长邓东华表示,近10年来,重庆质监系统在探索“政府公益型”、“社会经营型”检测机构同步运行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每次都是主动把握住改革机遇期、牵住发展“牛鼻子”、赢得发展话语权。这不仅契合了国家层面及重庆市级层面的发展思路,又为下一步改革争取到了主动权,更为质监技术机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了有益经验。

    市场倒逼 创新服务

      近年来,重庆万州、黔江、涪陵3个区域计量质检中心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呈现出检测能力提升不快、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特别是传统检测领域逐渐萎缩,而新产业领域又难以进入,严重制约了3个质检中心的发展。如果不从体制机制等根本因素上解决问题,随着检验检测市场不断放开,原有机构的现状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对检验检测的需求,必然会被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所淘汰。邓东华表示,重庆此次进行技术机构改革,既是检测市场发展的倒逼,也是万州、黔江、涪陵3个区域计量质量检测中心自身的需要。这3个中心在8年多来不断开拓新的检测领域,已经具备了整合的基础条件,并且重庆质监在技术机构改革上早已有了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和成功的整合经验。

      记者了解到,重庆在2006年就已经开创了全国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整合的先河,将原有的重庆市计量所、重庆市流量所、重庆市质检所及主城9区21个质监技术机构进行合并,组建成重庆市计量质检院。同时,将各区县的61个质监技术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6个区域性计量质检中心,由该院对6大区域性检测中心进行全面管理,并制定了技术机构改革“三步走”的战略。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短短几年里,该院的综合实力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水平也逐步跻身西部地区前列。

    优化整合 提升实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快速进入了我国检测市场,全球检验检测认证领域收购、兼并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一些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和外资机构,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开拓检测市场,也将触角延伸到了重庆。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2.6万多家,而重庆具有资质认定的实验室仅有388家,涉及20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只有44家。

      “如果我们不尽快优化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不仅难以满足重庆经济发展要求,也难以适应国际发展趋势,还有被‘洋检测’冲垮的危险。”该院院长戚宁武告诉记者,技术机构改革整合既是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打造“三大科技平台”、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庆质监做大做强质监技术机构、构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检测高地、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通过这次机构整合改革,该院理顺了管理体制,整合了分散力量,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综合实力,建立起“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集团化发展”的新运营机制,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快捷、更加优质贴心、更加完善配套的检测服务。

      据介绍,新的机构整合后,该院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寻找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全力打造“检测航母”和“重庆检测”品牌,为重庆检测逐渐迈步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重庆安正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公网安备50009802002756号 渝ICP备2023009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