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质监局开展201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宣传活动构建质量社会共治
在“3?15”活动期间,贵州省质监局围绕“依法监管,阳光消费”主题,以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合法利益为目的,组织各地开展一系列宣传工作和活动,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更加支持质量发展,推动贵州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高。 一、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一是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质监法律法规和名牌推广、质量监督、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认证认可等知识。现场展示假茅台、“黑心棉”等假冒伪劣产品,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和现场咨询。二是利用技术执法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农资执法“进千村,入千户,抽千样”行动,免费开展农资产品快速检测活动,指导农民识别真假优劣农产品,鼓励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积极投诉举报制售假劣农资行为及。深入建筑工地开展絮用纤维制品消费警示宣传活动,结合实际对务工人员讲解劣质纤维制品的危害和鉴别常识等。三是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接听群众来电,及时批办、解决群众反映的假冒农资化肥、劣质建材、电梯超期未检、产品无强制性认证、家用汽车三包责任等相关问题。四是开展“有机宣传周”、认证认可知识培训、认证认可知识进校区、进社区、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让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和熟悉认证认可制度,促进认证认可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融合,扩大认证认可社会知晓和影响。五是开展计量技术服务,为中小学校和社区乡镇提供免费计量服务,提高集贸市场和大中型超市公平秤配备率,对在用公平秤实施免费检定。六是进一步加大关心和帮扶小微企业力度,开通检验检测绿色通道。 二、加强涉及民生消费品监督管理和执法打假 一是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消费品质量监测,围绕春耕、装饰材料销售旺季等节点,部署开展化肥、农药、建筑装饰材料、农机产品、家用燃气灶、儿童用品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或专项行动。对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量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眼镜、课业簿册、汽车用品、洗涤用品等消费品开展质量监测。二是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管,对大米、调味料、茶叶、食用油、化肥、种子等产品进行计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计量违法行为。加强民用水表、燃气表计量监管,规范民用水表检定管理,对辖区新建小区水表检定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稳步提升水表首检率。强化乡镇社区医疗卫生计量监管,开展乡镇和社区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常规医用计量器具的摸底调查,建立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三是围绕保障民生和消费安全,以农资、建材、特种设备等为重点产品,深入开展“质监利剑”、“双打”、“春季农资”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建材、汽车配件、特种设备、重点消费品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的各类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组织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检验、多场所实验室等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保证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组织开展3C认证产品认证企业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超期、超范围生产销售和冒用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超期使用和冒用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严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违禁投入品,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三、发布质监信息正确引导消费 一是加大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执法打假案例等信息的发布和曝光力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对质量失信企业和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监管。二是集中展示获得2014年贵州省名牌的企业及产品,发布《农村金融信用体系评价 第1部分信用农户评定》、《地理标志产品 修文猕猴桃》等一批地方标准,扩大贵州产品影响力。三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栏目,选定车用机油、机动车制动液、洗衣粉和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制作消费指南节目。四是发布12365公益性信息,进一步扩大12365质检热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公布近期我省查处的汽车发动机以次充好等违法情况;制作汽车执法宣传短片,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汽车三包”维权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