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相融,重焕活力!中国计量大学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
时有掌声雷动,时有诗歌吟唱,时有高谈阔论……12月8日,在烟雨朦胧的杭州,中国计量大学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诗路文化高峰论坛举办。
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讲述他们对诗路文化建设的理解、实践和期盼,为浙江诗路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邵清,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莫幸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与人口就业处副处长俞洁,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肖刚,中国计量大学校友总会会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冯时林等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叶菁和肖刚共同为中国计量大学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揭牌。






冯时林说,诗路文化研究和智库建设既要深入又要浅出,学术研究要做实做深做透,文化普及要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要重视对策研究,扎实开展调研,撰写政策建议,为浙江省诗路文化带的建设贡献中国计量大学的力量。

为进一步深化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现场还举行了中国计量大学与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国计量大学与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中量大将与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唐诗之路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文化旅游建设、文创开发、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与开发;将与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共同推动“5G VR和新文学产教”的深度融合。

中国计量大学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后,将进一步集聚力量,加快学科融合,发挥特色优势,重点在诗路佛道文化研究、诗路文化标准体系研究与建设评估、诗路文化带基因解码研究、文化服务、诗路文化相关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浙东唐诗之路“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中的佛道文化研究为起点,推动“大运河诗路文化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开展诗路文旅特色旅游、诗路文化名山、诗路人文水道、森林古道、文化遗址、名城古镇等“文化珍珠”的评估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诗路文化带中的文化要素进行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基因解码,积极筹建诗路文化相关研究的文献库,努力打造数字诗路、国际诗路与“一带一路”交流相关数据库。
“研究院将以服务浙江为立足点,充分整合优质研究资源,着力发挥诗路智库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邱高兴教授表示。
在随后举行的诗路文化高峰论坛上,蒋凡、卢盛江、肖瑞峰、胡可先、浙江在线副总编蔡李章等专家学者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